校一流课程
2022-11-09 10:50  

植物学简介

 

    植物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。本课程主要讲解植物形态结构、植物类群的演化趋势及各类群主要特征、常见代表植物,为后期植物生理学、生态学、细胞生物学、遗传学等专业课程的开设奠定基础。

    从1982年生物系建系开始,在赵良田教授、孙全根教授的精心呵护下,植物学课程从萌发到茁壮成长,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教学特色。1998年被评为学校首批校级优质课课程。2020年评为校级思政示范课程。2021年入选山东省联盟平台。2021年被评为校级一流课程建设。任课教师曾获校级教学名师1人;全国高校生命科学类微课比赛三等奖1人;山东省微课比赛三等奖1人;全国多媒体大赛三个组比赛优秀奖3项;获校级理科教学大赛一等奖1人,二等奖2人;三等奖2人;获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教师1人;2016年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人(第二位);2018年获jbo竞博体育电竞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人(第一位)。 获校级“心目中十佳教师”1人;获校“巾帼建功”十佳明星1人。本课程校级一流课程建设成员主要有:史冬燕、贾美莲、张凤云、张明、张海丽五位教师组成,分别担负植物学、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课程教学,宗旨是让植物学课程建设融合于相关学科课程研究中,从教学内容上不断吸纳新的学科前沿和热点。惟有创新者才进步。

    从传统教学模式“一笔一案一人”传授解惑到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的多媒体教学,再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,植物学课程教学模式经历了质的飞跃。从传统的教师“填鸭式”教授模式转向了以学习为中心,以员工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模式构建,可以说植物学课程在教学理念、教学手段上等教学改革走在了学校的前列,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美丽转身。在教学模式上开展了模块化;问题导向的项目式、探究式;双语教学、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探究实践。在教学内容上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的“智能结构”研究;创新创业能力视角下“四度”全方位培养;生态视角下教学过程实施;基于CLIL理念的植物学双语教学设计等研究探索。在教学评价上,以 PDCA循环、SOLO分类理论积极开展学习质量评价,打破传统期中、期末考试的终结式评价方法,逐渐构建以员工学习为中心的形成性评价体系。在“计划——实施——检查——改进”中,师生共同进步,共同提升。指导员工开展国家级、省级和校级创新创业项目多项。参与省级生物学研究大赛、生物学实验技能大赛、生物学教学技能大赛获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多项。借助2022年生物科学专业认证契机下,本课程积极开展了成果导向(OBE)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深度改革,从教学大纲、教学设计、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修整,真正做到以员工的学习成果为最终目标。

    新时期,本课程继续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,坚持立德树人,“五育”并举原则,以生物科学核心素养为中心,培养具备 “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”所需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21世纪人才和社会主义接班人为根本目标。继续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;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论断;美丽中国、美丽乡村;乡村脱贫攻坚战;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植物内在人文价值等方面不断挖掘思政元素,让员工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积极投入到“奋进新时代”的建设激流。正如“苔花如米小,也学牡丹开”,绽放自己的美好青春。

    植物是地球上一大生物类群之一,关乎着地球家园的存亡。人生于天地间,与草木共存。植物是我们重要的朋友,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,也是人类寄托某种思想与情怀的象征。只有充分认识植物个体的完美性及丰富的家族成员,我们和植物之间才能更好地“相知相爱”,拥有永恒和美丽的“地球家园”。

 

关闭窗口